五彩金刚鹦鹉(学名:Ara macao)。是鸟纲、鹦鹉科的攀禽。体长84-89厘米,体重通常在900-1300克之间,最大记录为1490克。它们具有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五彩金刚鹦鹉的羽色鲜艳,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是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它们的面部无羽毛,布满了条纹,兴奋时可变为粉红色调。尾极长,属大型攀禽。
食谱与栖息地
五彩金刚鹦鹉的食谱主要由许多果实和花朵组成,它们有力的喙可以啄开坚果,用钝舌吸出果肉。它们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河岸洞里筑巢。五彩金刚鹦鹉容易接受人的训练,可以和其他种类的鹦鹉友好相处,但也会咬其他动物和陌生人。在理想的人工饲养条件下,寿命可能接近或达到50年。它们分布于墨西哥南部、中美洲和南美洲,但在阿根廷东北部的出现非常罕见。
形态特征
五彩金刚鹦鹉体长84-89厘米,体重900-1300克,是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鸟体大部分为亮丽的鲜红色,颈部和上翕鲜红色。低翕的羽毛是红黄色,下颌骨是大片黑色,眼先和裸露的面颊皮肤发白,兴奋时呈现粉红色调。翅膀上层中间的覆羽为黄色,尖端带有点绿色,最外缘的主要飞行羽为蓝色,靠近尾巴以及内侧的覆羽为浅蓝色,尾巴上方的红色羽毛外缘尖端带有点蓝色,尾巴和翅膀内侧为红色,上喙为象牙白色带点黑色,下喙中间为黑色,虹膜黄色,腿爪黑色。
生活习性
五彩金刚鹦鹉通常成对活动,有时也会以30只左右的小群体一起行动。它们喜欢聚集在树上进食,吃水果,棕榈坚果和种子。它们还会定时聚集到特定的河岸附近的泥土区进食泥土,以补充矿物质和帮助消化。五彩金刚鹦鹉与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一起在泥土河岸或觅食的树木附近活动。
分布范围
现存(留鸟):伯利兹、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
绝种:萨尔瓦多。
现存并介绍(留鸟):波多黎各。
繁殖方式
五彩金刚鹦鹉的繁殖季节因区域而异,巢建在距地面7-40米的大树上。每巢产卵1-4枚,孵化期24-28天。幼鸟在巢内逗留约14周。五彩金刚鹦鹉人工繁殖相对容易,新引进的成鸟适应环境后变得健壮。繁殖期具有攻击性,一窝可多至3-4枚卵,每枚卵孵化期约26天,羽毛长成需3个月。自幼人工喂养的五彩金刚鹦鹉是迷人、讨喜的宠物,但随着成熟可能会变得喧闹和富有攻击性。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据飞行伴侣估计,分布地区的物种数量不足5万只,因此估计群体数量在20000-49999只左右。
趋势论证:根据亚马逊砍伐森林的模型,怀疑该物种在其三代(38年)内在其分布范围内丧失了21.4-35%的合适栖息地。 但是,考虑到该物种对分裂/降解/边缘效应的耐受性和/或总体损失的程度,该物种在三代中的下降幅度小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