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鹦哥是鹦形目鹦鹉科鸟类。体长12.5厘米,体重33克,头顶、额头、脸颊和喉咙呈浅黄绿色;眼睛后方有蓝色眼纹;枕部和后颈呈蓝灰色,背部和小翅膀到翼肩的羽毛呈灰褐色;下背部、臀部、小翅膀和腋羽呈深钴蓝色。下体呈绿色,侧面和胸部两侧呈灰色。鸟喙角质色,眼睛为褐色。雌鸟在雄鸟拥有蓝色翅膀的部位呈绿色,眼睛和臀部背后也呈现蓝色调。雌鸟的枕部和后颈呈蓝灰色。幼鸟呈灰色,下体较苍白。太平洋鹦哥分布于厄瓜多尔西部至秘鲁西北部境内安地斯山脉旁的太平洋沿岸地区,主要栖息在干燥的林地,如荆棘灌木丛、落叶性森林等从海平线至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在飞行时的呼叫是一片嗡嗡声和叽叽喳喳的声音,喜欢洗澡。主要食物有种子、浆果、水果、仙人掌的果实等。筑巢于树洞里,通常在1-5月间进入繁殖季,窝卵数约4-6枚,有时一次连续扶养两窝。人工繁殖时,全年都可繁殖,通常一窝产4-6颗卵,孵化期20-22天,羽毛长成需4-5星期,幼鸟约于10个月后成熟。
太平洋鹦哥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5]2016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低危(LC)。
外形特征
太平洋鹦哥体长12.5厘米,体重33克。顶冠,额头,脸颊和喉咙浅黄绿色,眼睛后面有蓝眼纹,枕和后颈蓝灰色,翕灰绿色,上背部和小覆羽至翼肩灰褐色,下背部,臀部,小覆羽和腋羽深钴蓝色,初级和次级覆羽深蓝色,次级覆羽外侧的羽毛和初级飞羽内侧羽毛深蓝色。下体绿色,侧面和胸部两侧灰色。鸟喙角质色,眼睛褐色。雌鸟在雄鸟的蓝色翅膀处则是绿色,眼睛和臀部背后具蓝色色调,枕和后颈蓝灰色,幼鸟灰色,下体苍白。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干燥的林地,如荆棘灌木丛、落叶性森林、香蕉与芒果园等从海平线至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
生活习性
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天然食物有种子、浆果、水果、仙人掌的果实等。在飞行时的呼叫是一片嗡嗡声和叽叽喳喳的声音。喜欢洗澡。
分布范围
分布从厄瓜多尔西部至秘鲁西北部境内安地斯山脉旁的太平洋沿岸地区。
繁殖方式
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筑巢于树洞里,通常在1~5月间进入繁殖季,窝卵数约4~6枚,有时一次连续扶养两窝。
人工繁殖难度不高,建议成对分开繁殖,全年都可繁殖,通常一窝产4~6颗卵,孵化期20~22天,羽毛长成需4~5星期,幼鸟约于10个月后就成熟了,但是至少等到它们近2岁时再繁殖会比较理想。
亚种分化
太平洋鹦哥白化变种:全身羽毛纯白色,虹膜红色。隐性基因:父母双方都携带它并产生白色的后代。
太平洋鹦哥白色变种:体羽大体是白色羽毛,有一些柔和的蓝色羽毛浸润在翅膀和额头上。虹膜黑色。隐性基因:父母双方都携带它并产生白色的后代。
太平洋鹦哥黄化变种:体羽主要是柠檬黄色,成鸟有部分领域的羽毛是蓝色或绿色,眼睛是红色的,伴性突变。
太平洋鹦哥蓝色变种:雄鸟体羽有蓝色调,颈部后面有银色,灰蓝色和浅蓝色等深浅不一的羽毛。臀部翠蓝色,背部和翅膀深钴蓝色。雌鸟的臀部和翅膀缺乏钴蓝色。幼鸟羽毛暗淡。
太平洋鹦哥杂色变种:体羽金绿色,正常形态下具有相同的钴蓝色斑纹。雄鸟有明亮的黄色的脸。雌鸟羽毛乏味并缺乏钴斑纹。
太平洋鹦哥黑色变种:全身羽毛灰黑色,虹膜黑色有浅灰色眼圈,脸颊、下体和腿部的羽毛颜色略浅,鸟喙和脚爪粉色。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