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胸鹦鹉是鹦形目鹦鹉科鹦鹉属鸟类,别名有绿鹦哥、莺哥。雄鸟头部葡萄灰色;眼周围绿色;前额有一条窄窄的黑带延伸至两眼;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黑色宽带斑向后斜伸至颈侧;上体绿色;颏白色;喉和胸葡萄红色或砖红色;上嘴珊瑚红色,先端象牙色;虹膜黄色;脚暗黄绿色或石板黄色。雌鸟头为蓝灰色,喉、胸橙红色,缺少紫灰色沾染,中央尾羽一般较雄鸟为短;幼鸟头葡萄棕色,额沾紫灰色,头顶以下逐渐变为绿色;下体变为绿色,喉、胸略沾紫色,中央尾羽较短。
绯胸鹦鹉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以至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米林、朗县,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广西西部和南部,以及海南。 [9]栖息于低地的各种开阔林区、山麓丘陵约海拔2000米的地区;成群活动,善攀援,且能嘴、脚并用。食物为野生植物的浆果、坚果等果实以及种子、花蜜、嫩枝和幼芽等,也吃谷物和昆虫。繁殖期随纬度和气候不同有所差异,国内繁殖期3-5月,每窝产卵3-4枚,卵为白色,大小约为30毫米×25毫米,孵化由雌鸟承担,孵化期约28天,雏鸟晚成性,育雏期约50天。
绯胸鹦鹉是中国分布的鹦鹉中野外数量最多、较为常见的一种,但由于栖息的森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过度捕猎,数量已明显下降。 [10]现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11]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近危(NT)物种。
形态特征
绯胸鹦鹉雄鸟前额有一黑带,沿两侧向后伸至眼。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黑色宽带斑向后斜伸至颈侧,眼先和眼周沾绿色,其余头部紫灰色。后颈及颈侧辉绿色,背、肩、内侧覆羽和内侧飞羽青铜色,具金属绿色光泽,羽端具暗色虫蠹状斑。外侧中、大覆羽金绿色,羽端亦具暗色虫蠹状斑。第一枚飞羽暗褐色而具土黄色狭缘,其余飞羽羽干黑褐色,外翈及羽端绿色而具金黄色狭缘,内翈暗褐色而缘以土黄色。尾羽狭窄而尖,中央两枚尾羽特别狭长、蓝色,基部羽缘绿色,两侧尾羽越往外侧越短,外翈蓝色,内翈绿色至金绿色,羽干黑褐色。颏污白色,喉和胸葡萄红沾紫灰色。下体余部及翼下覆羽绿色,腹部羽端沾紫蓝色。
雌鸟头较蓝灰,喉、胸橙红色,缺少紫灰色沾染,中央尾羽一般较雄鸟为短。 幼鸟头葡萄棕色,额沾紫灰色,头顶以下逐渐变为绿色。下体变为绿色,喉、胸略沾紫色,中央尾羽较短。
虹膜黄色 (♂)或黄白色 (♀)。雄鸟上嘴大都珊瑚红色,先端象牙色。雌鸟嘴黑褐色,脚暗黄绿色或石板黄色。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地的各种型态开阔林区、山麓丘陵约2000米的地区;也会前往红树林区、椰子树林区、农耕区、公园、花园和郊区等地。
生活习性
常十余只至数十只成群活动,善攀缘,且能嘴、脚并用攀缘,上下攀缘均甚灵巧。快而常成直线飞行。平时会组成10到50只左右的群体漫游活动,大部份被人看见都是低飞于树林间或是前往乡村地区,到了目的地就会栖息于高大的树枝上,飞翔的时候相当吵杂,只有觅食的时候会很安静;有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决定,偶尔会和同属中的灰头鹦鹉一起集结前往稻田觅食,它们飞行的速度比同属中所有的鹦鹉都慢,鸣声粗厉响亮,似‘gah-gah-’声,甚为嘈杂。有时亦与鸦和八哥混群生活。夜晚栖于树上。性温顺,易于饲养,训练后可模仿人语。夜间常与八哥和鸦类混栖于树上。食物主要是野生植物的浆果、坚果等果实,以及种子、花蜜、嫩枝和幼芽等,也吃谷物和昆虫。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
引进:新加坡。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依照不同纬度和气候在各地均有所不同。在印度、缅甸、安达曼群岛的繁殖季为12月到隔年4月;在爪哇岛除了4月整年都可以繁殖。在中国是每年的3-5月,会在空心的树干或是枯死的树洞中筑巢,啄木鸟和巨嘴鸟使用过的巢也是其筑巢的理想地点;通常结群营巢于10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筑在离地面1.5-15米不等的天然树洞里。每窝产卵3-4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大小约为30×25毫米。孵化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28天。绯胸鹦鹉的雏鸟是晚成性,大约经过亲鸟50天的喂养才能飞翔。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种群现状
绯胸鹦鹉是中国鹦鹉中野外数量最多、较为常见的一种,但由于它所栖息的森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过度捕猎,数量已有明显下降,亟待加强对它的保护工作。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