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羽色艳丽,鲜艳的羽毛和弯钩一样的巨大鸟喙使得它们格外惹人注目。
黄冠亚马逊鹦鹉(学名:Amazona ochrocephala)与其它黄头系亚马逊鹦鹉一样是很聪明的种类,共有4种亚种,除了原生种外,其它三种都很少见,黄冠亚马逊外表虽不如双黄头亚马逊漂亮但是价位比较便宜,体型则差不多,嘴部为黑色,头部黄羽仅头顶小部分分布,容易与双黄头亚马逊区分,学话能力佳,人工繁殖鸟不怕人且与饲主互动频繁,但市面上所见多为野生鸟。
外形特征
黄冠亚马逊鹦鹉体长31-38cm,体重380-500g 。羽毛大部分是绿色的。它们的眼睛虹膜是桔色的。黄色分布在它们的头冠顶,头顶的黄色叫做“帽”。在翅膀的转折处有少许红色点缀,羽毛边缘呈黄绿色。它们的翅膀的主飞羽是紫光蓝色,次飞羽是紫光蓝色,分布在羽瓣和翼端。
黄冠亚马逊鹦鹉外表虽不如双黄头亚马逊鹦鹉漂亮,但体型则差不多,嘴部为黑色,头部黄羽仅头顶小部分分布,容易与黄头亚马逊鹦鹉区分。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地的林区、高度600-2200米的山区,也喜欢活动在松树林区或橡树。它们通常成群活动,有时候会聚集高达300只左右,以数百只的数量聚集在栖息的树木休息,整群聚集飞行的时候相当嘈吵。他们也有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则视食物充足与否来决定。
野外饮食 最喜食无花果、其次是浆果、坚果、花朵、树顶的嫩芽也会在香蕉林或玉米田等农作物 中觅食造成农业损失,农人也常射杀他们。说话能力,语言能力比不上黄冠亚马逊鹦鹉或双黄头亚马逊鹦鹉,但它们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说话。
生活习性
黄头亚马逊栖息在各种地区:开放的林地、热带稀树草原、沼泽地、潮湿森林的边缘地带、农耕区及市郊等地区,大多生活在500至750m的低地内,通常成对或一小群约10-30只活动,但偶尔聚集300只以上,主要在树上觅食,但也会到玉米田寻找食物。黄冠亚马逊鹦鹉与其它黄头系亚马逊鹦鹉一样是很聪明的种类
在人为饲养下的黄头亚巴拿马亚马逊鹦鹉是活泼吵杂的鹦鹉, 生命力强,在适应新环境时均无太大的困难,喜爱洗澡与啃咬东西,可提供新鲜的树枝,繁殖期外可与其它亚马逊鹦鹉一起饲养,但还是成对饲养最为理想。
分布范围
分布于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巴拿马,秘鲁,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
繁殖方式
野生状态
卵生。在中美洲他们的繁殖季约在3到6月、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地为4到7月、巴西则为6到10月、崔斯玛利亚岛为2月、千里达为3月。除了在高大枯死的树洞中筑巢以外,也会寻找树木附近的白蚁塔筑巢。通常一次会产下4到5枚卵,并不会每枚都顺利孵化,孵化期约3星期,幼鸟羽毛长成约2个月。
人工养殖
在人为饲养下的黄头亚马逊是活泼的鹦鹉,生命力强,在适应新环境时均无太大的困难,喜爱洗澡与啃咬东西,可提供新鲜的树枝,繁殖期外可与其它亚马逊鹦鹉一起饲养,但还是成对饲养最为理想;价位不若许多亚马逊鹦鹉高,当宠物鸟是不错的选择,幼鸟养起也有不错的说话能力,与人互动方面和大部分亚马逊鹦鹉一样相当高,可惜人工繁殖鸟不多,所以幼鸟在市面上无论台产鸟与进口鸟都不常见。
成对繁殖效果较好,通常4月进入繁殖期,繁殖期间有攻击性,尤其是公鸟为保护巢穴,在有人接近时通常很具侵略性,发怒时甚至会攻击母鸟或幼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打扰,一窝约2-4颗蛋,孵化期约26-28天,2个月后羽毛长成。
亚种分化
黄冠亚马逊鹦鹉Amazona ochrocephala ochrocephala
巴拿马黄冠亚马逊鹦鹉Amazona ochrocephala panamensis
马拉乔黄冠亚马逊鹦鹉Amazona ochrocephala xantholaema
奈特洛氏黄冠亚马逊鹦鹉Amazona ochrocephala nattereri
种群现状
这些美丽的鸟正面临生存环境的恶化,种群锐减,一些种类的鹦鹉已经或接近绝灭。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纲——低危(LC)。
野生鸟的滥捕与严重栖息地破坏,黄冠亚马逊的亚种巴拿马亚马逊鹦鹉已列为华盛顿公约之一级保育鸟种,而黄冠亚马逊鹦鹉仍为附录二之鸟种。